索引号 | CHX/2019-1650587 | 发文日期 | 2017-05-17 | 发布日期 | 2017-05-17 |
文号 | 册府办发〔2017〕84号 | 是否有效 | |||
发布机构 | dafabet888:政府办 | 公开形式 | 网站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机关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dafabet888:地方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dafabet888: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17日
dafabet888:地方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运行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4〕43号)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国办函〔2016〕88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县债务调查清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心中有数、化解有策、兜底有方、应对有效”的要求,组织专门力量摸清债务结构、来源、投向、成本及偿债来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政府债务管理主体责任,按照“谁举债、谁偿还、谁担责”的原则,将债务化解任务切块到相关单位(部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各施其职,化解债务。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为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有效化解存量债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督体系,把降低债务率的目标和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到位。2017年9月30日前,理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边界;12月30日前,将有市场、有收益、有资产形成、有资源配置的项目所形成的政府性债务,按市场化方式剥离为企业债务,减轻财政支出压力,防范债务风险。
(二)工作原则
1、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具体降低综合债务率工作由县人民政府负责。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立足于科学合理降低政府综合债务率,根据全县债务基本情况和财力情况,分门别类,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化解。
3、顶层谋划,政策衔接。综合债务率指标降低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创新投融资方式的有关政策相衔接,结合全县政府债务实际情况,科学高效化解债务。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全县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债务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小组人员由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审计局有关负责人组成,债务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财政局。
四、债务排查
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排查,关注系统内债务、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化解。7月31日前,组织工作人员完成全县债务风险点逐一梳理和排查,对融资平台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债务逐项逐笔清理核实,督促各单位、各负债单位建立偿债台账,统筹规划还款资金,对可能出现的偿付风险,提前预判。
五、工作措施
(一)认真研究,科学制定措施。全面掌握综合债务率测算办法和政府债务可偿债财力测算口径,深入研究分析各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的测算公式及其占综合债务率的权重,结合本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及债务的总量和结构,确定降低综合债务率的最优债务类型。正确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准确填列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
(二)多措并举,降低存量债务。积极安排财政资金偿还存量债务,对存量政府债务项目是否产生收益,是否有稳定现金流、项目对应的资产能否增值等方面加强分析,探索研究通过PPP方式压缩存量政府债务;加快政府债务置换进度;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并剥离政府债务;通过预算安排偿还部分债务、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压缩存量债务。
(三)千方百计,提高偿债财力
1、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来源。一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发展新型农业及新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县域经济,努力培植高效支柱财源,开辟新型财源,不断增大政府财力。另一方面,加强土地管理,根据市场供需变化,有序出让土地,实现土地增值,力求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保证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增长,提高政府性基金收入。
2、依法做好税收征管和政府性基金收缴。全力推进综合治税,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体现“谁主管、谁负责”,发挥好综合治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加大清缴欠税欠费工作力度,确保税收和政府性基金应收尽收。对项目建设进行认真清理,做到“以票控税”。
六、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一)切实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对化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各部门在县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切实配合,扎实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化债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确保化解债务工作顺利推进。
(二)切实加强学习。高度重视中央、省、州债务类政策性文件,通过政策性文件学习,把债务单位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正确掌握政策内容,熟悉债务,严格落实各项化债规定。
(三)切实严肃纪律
1、组织全面清理整改。全面清理不规范的政府融资担保行为,对清理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
2、切实加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管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行为以及金融机构提供融资行为,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
3、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合作行为。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允许地方政府以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方式设立各类投资基金,依法实行规范的市场化运作。
4、进一步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除外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转贷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5、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和防控机制。加强对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以及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情况的监测,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等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
相关附件: